top of page
review.jpg


香港藝術運動 反思體制


當代藝術是個複雜的課題。發展至今天,只要有概念在背後的話,甚麼都可以是藝術。這領域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,也前所未有的虛無。


9 位香港畫家發起藝術運動「存在思覺」,對這種混亂、虛無的狀態存疑,反思全球化之下的藝術體制。

谷敏昭 2002年的大型油畫《存在條件》,其理念以獨特的視覺構圖融入畫作中。


位畫家包括谷敏昭、鄧穎姸、劉喬奇、湯惠容、蘇美莉、沈軍翰、梁詠康、馮孟忠和馮燕珍,橫跨了不同的年齡層。當中有去年畢業的藝術系學生,也有獨當一面的藝術家,其中一位是谷敏昭。他在香港出生,但大部分求學生涯都在台灣和英國度過,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,2011年在台灣高雄大社區創立了谷敏昭美術館。籌劃了一年的「存在思覺」早前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了同名展覽,展出了30幅畫作,可被視為運動宣言。
「存在思覺」嘗試回應當下藝術發展的問題,谷敏昭表示回望現代和後現代藝術的進程,便會察覺18、19 世紀藝術運動都是個不斷打破和推翻的過程,「一個接着推翻一個,三番四次去推倒之前的制度,到後來去到 deconstruction(解構)的地步。Pop Art 是一種 deconstruction,抽象表現主義是一種deconstruction。」可是這種顛覆性引領藝術至虛無境地,「現代和後現代藝術都終結了,回不到從前,也前進不了。已經有一段長時間沒有一些新的概念,刺激藝術發展。」

 

停止盲目跟隨下去
 

提起後現代藝術,首先會想到的是法國藝術家杜象 1917 年的作品《噴泉》。他在一尿盆上簽上假名R. Mutt 參加 Society of Independent Artists 在紐約的展覽,結果引起學會內激烈的討論。此舉不單挑戰藝術的定義,同時挑戰藝術體制內的評審制度,此後更成為了後現代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谷敏昭認為,可是後現代藝術的反叛精神卻未能另闢出路,而且也無以為繼,「真正後現代藝術的思維是反對制度,反對某種貴族性對藝術的操控和壟斷。但是後現代之後,藝術又返回到制度裏面,成為一種產物,譬如現在的 art market,虛無地在運行。」
回到香港的語境,谷敏昭指香港受到在歐美發起的現代和後現代藝術發展的影響,但卻沒有真真正正參與和質疑過。之所以發起「存在思覺」,就是希望對當下的狀態提出疑問,擁有更多的覺知,而不是盲目地跟隨體制運行下去,「當事情已經去到一個飽和點,我們反而要反省,而不是一路繼續走下去。你去聽音樂會,也會有中場休息。」

 

想法一致 畫風不一
 

「存在思覺」的畫家們沒有統一的畫風,例如鄧穎妍、蘇美莉和劉喬奇等偏向抽象,梁詠康和湯惠容傾向寫實的畫風,馮燕珍的作品充滿超現實感。谷敏昭表示在邀請藝術家參與的時候,主要考慮大家想法是否一致,同時希望作品不要太 pop,「本身 Pop Art 就是要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歡,但是深度不夠。此外,也有出色的藝術家太在意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,針對某一種藏家而去創作,那些我們也不考慮。」之所以只邀請畫家,是因為谷敏昭相信繪畫是最直接及富有力量的創作媒介,首先腦海中的景象直接用手再加上紙和筆便能呈現出來,而觀者只需看1秒便能對平面的圖像留下印象,相反觀看雕塑和裝置這些立體的作品,根本沒可能只花1秒。
 

90 後鄧穎妍去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,她表示同學中有7至8人畢業後投入藝術創作,「過往的情況是,每屆只有一至兩人。」她那一代慢慢從極端的資本和消費主義中,醒覺過來,「社會上有很多麻木的人,你以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樓奴嗎?他們心裡其實也很了解,只是採取了迴避的態度,透過生活上的消費,享樂來麻醉自己,那便不用面對現實的問題。」

CHRISTOPHER KU 

bottom of page